当前位置: 首页 工信部4

2025年8月4日,向北京第一中级法院邮寄《判后答疑申请书》

栏目:工信部4 作者:duifanhuairen 时间:2025-08-06 10:11:24

Compress_7月25日 (2).jpg



判后答疑申请书

申请人:  李波        身份证号:420122XXXXXXXX5835   电话:188XXXX3871

           住所:  广东省深圳市XXXXXX

 

申请请求:

申请(2025)京01行初94号《行政判决书》判后答疑。

 

事实与理由: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法院裁判的公信力, 增强法官承办案件的责任意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十条,法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七)通过依法办理案件以案释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申请人特此申请判后答疑:

    申请人在一审庭审中提交了指导性案例作为诉辩理由,你院为什么没有在裁判文书说理中回应是否参照并说明理由?为什么你院同案不同判?

    申请人在一审庭审中明确表示:本案与最高人民法院第101号指导案例的案件基本事实、争议焦点及法律适用具有高度相似性,都是政府信息公开案件、行政机关都是答复政府信息不存在,应同案同判。参照最高人民法院第101号指导案例的裁判精神:在政府信息公开案件中,被告以政府信息不存在为由答复原告的,人民法院应审查被告是否已经尽到充分合理的查找、检索义务。原告提交了该政府信息系由被告制作或者保存的相关线索等初步证据后,若被告不能提供相反证据,并举证证明已尽到充分合理的查找、检索义务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被告有关政府信息不存在的主张。本案中,被告工信部以政府信息不存在为由答复申请人,人民法院应审查被告工信部是否已经尽到充分合理的查找、检索义务,但申请人没有看到被告工信部提交任何已经尽到充分合理的查找、检索义务的证据,而仅有被告工信部红口白牙的主张。参照最高人民法院第101号指导案例的裁判精神:人民法院应当不予支持被告工信部有关政府信息不存在的主张,为什么你院的裁判结果,与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案例的裁判结果截然相反呢?为什么你院同案不同判呢?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法律适用加强类案检索的指导意见(试行)》第九条:检索到的类案为指导性案例的,人民法院应当参照作出裁判,但与新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相冲突或者为新的指导性案例所取代的除外……。第十条:公诉机关、案件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等提交指导性案例作为控(诉)辩理由的,人民法院应当在裁判文书说理中回应是否参照并说明理由……。为什么你院不参照指导性案例作出裁判呢?为什么你院同案不同判呢?为什么你院在同案不同判的情况下,还没有在裁判文书说理中回应是否参照并说明理由呢?

    请案涉法官解答以上疑问,不胜感激

        此致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相信大家都看出来了,这次的《判后答疑申请书》比以前的《判后答疑申请书》篇幅小了很多,这次的《判后答疑申请书》只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同案不同判?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有新的进展我会及时更新。




相关内容:

2025年8月3日,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判决:驳回我的诉讼请求
2025年8月3日,说说7月29日北京第一中级法院的公开庭审
2025年7月31日,北京第一法院向我邮寄送达驳回《复议决定书》
2025年7月27日,向北京第一中级法院递交的《复议申请书》准备就绪
2025年7月26日,北京第一中级法院向我邮寄送达,驳回回避申请《决定书》
2025年7月25日,北京第一中级法院网发布开庭公告,7月29日公开开庭
2025年7月18日,和《回避申请书》一同邮寄的,还有《投诉信》
2025年7月18日,邮寄《回避申请书》,申请回避
2025年7月17,我再次申请本月29日线上庭审,被拒
2025年7月16日,北京第一中级法院向我邮寄送达开庭《传票》
2025年7月15日,北京一中院来电,本月29号上午10点30时分开庭,被告不同意线上开庭
2025年7月4日,北京一中院来电,询问《监测识别规则》是什么
工信部提交给法院的《行政答辩状》4(关于信息公开)
我向法院提交的《行政起诉状》(关于信息公开)
工信部给我的《行政复议决定书》(关于信息公开)
我向工信部提交的《行政复议申请书》(关于信息公开)
工信部给我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告知书》(关于信息公开)
我向工信部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书》(关于信息公开)


阅读:83次

分类栏目